筆在硯田 心有旁騖--讀陶鴻書法作品 熊西平
初識陶鴻,感覺有點靦腆,語言不多,且慢,說到快意處或是諧趣處,會頰上頓飛桃粉榴紅。當然,滔滔不絕潺潺湲湲時也有,那必是三五新朋兩瓶老酒催發的時刻。 真正認識陶鴻,走進他的世界,還是讀了他的書法作品之后。 陶鴻作品脈宗“二王”!岸酢笔侵袊鴷ㄌ麑W的淵源,也是中國書法的第一座豐碑,是中國書法萬里滔滔的泉源、星云流散的光源,唐宋明清的書法大家,只要一回首,一溯源,都能找到高居廟堂之上的王羲之、王獻之的一顰一笑。 魏晉產生“二王”這兩座豐碑,不是......詳細
采菊東籬 游目晉唐--陶鴻書法藝術淺談 文/彭雙龍
千載以降,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為代表的“二王”帖學被奉為中國書法的正脈!岸酢碧麑W以其“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氣質神韻暗合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在經歷了晉唐的高峰、宋元的復古、明清的展大、清末的式微之后,在當代再次迎來了復興熱潮。迨至時下,書法的語境固然已經與清代甚或民國初期不可同日而語,但印刷技術的發展和電子信息的發達,使得當代書家在獲取資料方面遠比古人方便的多,足不出戶便可搜盡古今法帖,臥游天下。但是,由于真跡的缺失和摹刻的漫漶以及時代語境的不同使得當代書家在理解和表現“二王”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隔膜和難度,這就需要從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徑去接近和理解真正的“二王”。 陶鴻的行草書具有典型的“二王”帖學烙印,他在解讀和演繹“二王”方面頗具代表意義和研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