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史的長河中漫步--劉亞麗女士的書法追求 傅德鋒
認識劉亞麗女士,源自于2009年8月初,我們同時從兩個不同的地方應邀趕赴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參加中國西部首屆散文集節。也許是同為書法人的緣故,我們自然而然地就互相留了聯系電話。在鄂市的有一天晚上,我們幾個書畫同道聚在賓館的某一個房間里,聊得特別投緣開心,因此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會議結束后,她們一行幾人先我一天回了北京。我此行的目的是去北京專訪好幾位書法名家,所以在我們分別時我就有一種很快就會再次在北京相會的感覺。第二天,我就分別收到了一個電話和一個短信,電話是書法家胡抗美先生打來的,他說呂金光先生給他特別介紹了我,他約我早日會面;短信是書法篆刻家曾翔發來的,他說于明詮先生特意給他打了電話,說我要去書法院聊聊,他說期盼早日晤面。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到了北京,又自然而然地和劉亞麗女士再次相聚于北京。 那天,我和......詳細
俊逸灑脫,禪韻通達:劉亞麗及其書法藝術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多以金石書畫寄情養心、蓄德明志。書法作為一種特殊藝術品,是書家心靈外化的符號,是書家天分、功力、學養的綜合體現;歷代舉凡杰出書法家,無不是詩、書俱佳,當代猶然;在京華書壇耕耘多年的著名女書家劉亞麗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近年來,劉亞麗的書法藝術以行草書成就為著。其行草書以帖學為旨歸,博涉多優,曾沉潛于“二王”的韻致,復浸淫于蘇東坡、米南宮的天真爛漫與放逸生奇,故結體寬綽,瀟灑舒暢,疏密搭配得宜,行氣疏朗明晰而氣勢貫通。作品極富浪漫抒情特色,用筆上,中側鋒并用,方圓筆兼施,通過“發跡多端”,實現“窮變態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的創作追求。在整體布局上,注意線條的長短、俯仰、方圓、順逆的變化,同時注重墨色的豐富和結字的騰挪變化,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借鑒傳統的基礎上努力追求自我語言。觀其書作,俊逸灑脫,蕭散通達,頗具魏晉士人之氣韻,通篇洋溢著文質彬彬、瀟灑自如的君子之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