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快,1981年,許化遲花了20萬直接買下9000張畫,現在至少值20億了。)
當年60到90買的山水,現在至少拍到1000萬,翻了幾萬倍,什么房地產,什么都不成。改革開放以前,黃金收購價152,三塊零四分一克,現在漲到一百多倍。收畫的利潤有上千萬倍,有上萬倍。就拿齊白石講,二零零幾年的時候才兩萬塊錢一尺,F在賣多少錢了?幾百萬一尺了。
20萬買的畫,現在賣20億!30年來10大暴富機會,藝術收藏居首!
在當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在中國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現狀下,一個人如果不改變自己固有的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不順勢而為,無異于慢性自殺,只能永遠是被宰的窮人。
44年前,1200元全買成黃金的話,放到現在價值超過百萬;44年前,1200元如果全買成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超過千萬;44年前,1200元全部買茅臺,今天最低價格也需要1億;44年前,1200元全部買瓷器,今天的價值2億,買書畫今天的價值3-4億,買佛像、唐卡今天的價值超10億;44年前,將1200元全部存入銀行,到今天可以變成2684.04元,可以買輛電動車;
歷史反復證明: 錢不是用來存的,是用來買藝術品的,前提條件要識貨,如果不懂,還是買房子吧!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在“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理論下,從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發展軌跡來看,無不一一驗證了這一點。30年來,中國的普通老百姓面對了至少10次以上巨大的暴富機會,但幾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膽大”的人抓住了,于是他們一夜暴富,成為了改革開放先后富起來的那一批人;還有很多人,則在社會的變化發展中慢慢被淘汰。
其實,這30年來出現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次暴富機會,對所有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都是平等的,唯一的區別是,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反映遲鈍,后知后覺,看不到;還有就是,有的人不但看到了而且還行動了,所以他們成功了;而有的人雖然看到了,卻永遠只是空想;還有的人,甚至連空想都不敢想。
那么,這30年來的10次巨大暴富機會包括哪些呢?下一次的財富浪潮或者機遇又在哪里呢?
第1次暴富機會 80、90年代的藝術品收藏 書畫文化藝術品暴漲萬倍
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快,1981年,許化遲花了20萬直接買下9000張畫,其中就有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等等大家的作品,F在至少值幾十億了。
當年45塊錢,現在拍賣會上至少180萬,當年60到90買的山水,現在至少拍500到1000萬,翻了幾萬倍,什么房地產,什么都不成。改革開放以前,黃金收購價152,三塊零四分一克,現在漲到一百多倍。
收畫的利潤有上千萬倍,有上萬倍。就拿齊白石講,二零零幾年的時候才兩萬塊錢一尺,F在賣多少錢了?幾百萬一尺了。
萬達王健林就說,他的書畫收藏增值了1000倍。
第2次暴富機會 80年代初期個體戶
這批人是被當時的“吃國家糧”之類的觀念所排斥,被主流國營經濟拒之門外的人,這批人掀起袖子走上個體經濟的道路,甚至投機倒把,率先成為中國的第一批“萬元戶”—其經濟地位類似于今天的億萬富翁。
第3次暴富機會 90年代初股票認購證
當時股票剛發行,大部分人對這一新鮮事物不敢接觸。為了“推銷”股票,政府甚至以紅頭文件的名義,按人頭分配,要求各單位“吃國家糧”的干部要帶頭購買。后來幾乎所有的股票一上市就瘋漲,最先投資于股票市場的,很多人一夜之間,就莫名奇妙的成了百萬甚至千萬億萬富翁。
第4次暴富機會 90年代中期炒期貨
繼股票熱潮短期退潮后,期貨的出現給“膽大的人”又一次巨大的財富暴利機會。你知道10萬元兩年間就可以讓一個人財務自由么?
第5次暴富機會 90年代后期的國企改革
龐大的國有資本在輾轉挪變中一一廉價賤賣,這樣的暴富機會,在中國只有唯一的一次了,以后也不會再有了。
第6次暴富機會 90年代末期股票暴漲
股市大幅度的上漲,阿貓阿狗只要買入一支股票都能賺到一倍以上的錢,你買了股票么?
第7次暴富機會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你投資開個網絡公司了么?你買了網絡股了嗎?你拿著這樣的融資計劃書找過風投了么?
第8次暴富機會 房地產樓市暴富
拿一塊地,蓋幾棟房子,幾輩子都吃不完了;蛘吣汶S便買幾套房子,到今天你已經是千萬富翁了。當時你買房了么,炒房團你參加了么?當時的你是否在膽小地擔心每月的月供要這么多?
第9次暴富機會 股市股改,股票大牛市
你有沒有參與投資非流通股?想不到隨后幾年開始全流通了吧?
想不到1塊錢獲得的股改可以后來竟然賣到十幾塊幾十塊吧?!想不到跌到1元2元的股票不到半年就可以漲3倍10倍20倍吧。
第10次暴富機會 4萬億投資計劃
4萬億投資盛宴讓你看到機會了么?
即使是在現在,中國依然有無數暴富的機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未來,依舊充滿希望!